茶山行:澜沧万亩古茶园,邦崴千年茶树王

福建白茶网

图为:茶树林取天地日月之灵气和精华,酿造澜沧江流域千年古茶醇香。图为:糯干傣族古寨

茶山行:澜沧万亩古茶园,邦崴千年茶树王

图为:茶树林

取天地日月之灵气和精华,酿造澜沧江流域千年古茶醇香。

茶山行:澜沧万亩古茶园,邦崴千年茶树王

图为:糯干傣族古寨

追述澜沧茶叶进化史,其帕令黑山十几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邦崴过度型千年茶树王、景迈芒景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园的形成,构成了澜沧境内完整的茶叶大规模从野生型向人工栽培型过渡的进化链,被国家内外专家学者称为“茶树自然博物馆”。

茶山行:澜沧万亩古茶园,邦崴千年茶树王

图为:翁基布朗古寨

野生型古茶树群落:帕令黑山位于县境内发展河、糯扎渡和勐郎三乡镇交界处的原始森林带,海拔高2360米,各种野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食澜沧野生茶树群落最集中的区域。这里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澜沧江畔,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众多的木兰科植物的进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最终进化为茶科植物和野生古茶树群落。这些茶科植物群体的存在,充分论证了澜沧江中下游流域是古茶树起源的中心地带的学说。

茶山行:澜沧万亩古茶园,邦崴千年茶树王

图为:邦崴千年过渡型古茶树

邦崴过渡型千年茶树王:邦崴古茶山是云南西南部澜沧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千年古茶山之一。位于县境以北,为澜沧“五山”之一的扎发谷山山脉分支,是澜沧江畔早起人工移种茶树重点区域。邦崴过渡型古茶树王的发现和专家的科学论证,为野生古茶树人工驯化过渡为栽培型茶树提供了理论和实物依据。

茶山行:澜沧万亩古茶园,邦崴千年茶树王

图为:千年万亩古茶园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古茶山是布朗族傣族和祖先早期人工进行种植云南大叶茶种的典范,也是中国境内已知人工驯化种植古茶树面积最大、年代最长的古茶山。

茶山行:澜沧万亩古茶园,邦崴千年茶树王

图为:景迈大寨

至今,那曾经历尽千年沧桑的古茶树仍生机盎然,郁郁葱葱,年年产茶不断,令人称奇叫绝。

茶山行:澜沧万亩古茶园,邦崴千年茶树王

图为:古茶树

据缅甸木埂布朗人聚居区的傣文史志记载,芒景布朗族建寨和古茶树栽培时间最早可追溯到佛历713年(公元250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是早期人类共同利用茶叶资源的典范,是普洱茶最早的原料基地。其悠久的历史价值、厚重的文化内涵、优良的品质和巨大的经济价值都是无与伦比的,堪称千年古茶的经典杰作,普洱茶文化中的瑰宝,民族精神的象征,世界之最。

茶山行:澜沧万亩古茶园,邦崴千年茶树王

图为:美丽的采茶姑娘

走进绵延数里的古茶山腹地,历尽沧桑的原始森林与古茶林交错丛生、相依相存,融为一体。古树、古茶和奇花异草构成了一个多样化的植物大家族,成为古茶山共同的主人,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尘封久远的传说故事。各种昆虫鸟类在林中生存繁殖,调节着生态平衡,使古茶园始终保持着纯天然的绿色生态环境。

茶山行:澜沧万亩古茶园,邦崴千年茶树王

图为:衍生在古茶树上的“螃蟹脚”

在古老的茶园中,至今还生长着一些茶树的精灵——螃蟹脚(衍生在古茶树上、状似螃蟹的脚,故名螃蟹脚)。螃蟹脚汲取古茶树的营养精华,被称为“茶茸”。螃蟹脚性凉,有较好的清热、解毒、消肿、利尿、降血脂、减肥等作用,常饮可以有效防治血管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

茶山行:澜沧万亩古茶园,邦崴千年茶树王

图为:采茶姑娘

1994年以来,很多国内外茶业界专家学者来到古茶山,对茶树起源、古茶文化的延伸、民族历史变迁等专题进行了考察论证和研究,认为布朗族祖先属于古代西南边地的濮人,是最早种植和饮用茶叶的民族之一。

茶山行:澜沧万亩古茶园,邦崴千年茶树王

图为:采茶欢歌

这对研究中国茶叶发展史、古代茶树农艺、茶叶与民族的关系、古代茶叶规模种植经营、古代茶叶贸易等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茶山行:澜沧万亩古茶园,邦崴千年茶树王

图为:炒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白茶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jbc.cn/xueyuan/chashanchayuan/91298

(0)
上一篇 2020-03-16 09:09
下一篇 2020-03-16 09:16
中国茶文化

相关推荐

  • 寻茶记:“芳香镇沅”之砍盆箐

    砍盆箐是镇沅勐大乡文况村的一个自然组,从村委会进去还有十余公里,因为茶好而特别有名。我小时就听着它而长大,印象中没喝过,更谈不上谋面。制“太和甜茶”时,约了个摩托车高手同探。我俩都不识路,或者说根本没有路。我们就这样窜上窜下的走着,也不知对错,快没信心了!友说算了,等路好些再来,听说旁边有个地方能捡“玉石”。我们便调头撤了,另寻去处。

    2020-03-09 茶山茶园
    1.3K
  • 普洱茶古六大茶山沉浮300年

    从明末清初到现在的300年间,西双版纳六大普洱茶山随着时代的变迁,经历了三次大的起落。

    2020-03-06
    727
  • 茶学入门|茶山谱之南糯山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原属国营勐海茶厂初制所。

    2020-03-28 茶山茶园
    799
  • 云南三大茶区的茶叶发展概述

    作为国内最主要的茶叶产区之一,云南省茶农有600万人,涉茶人口约1000万,年产茶叶18万吨左右。从云南省的地形图上来看,我们不难看出沿怒江、澜沧江而下的横断山脉流域,分布了云南最主要的茶叶产区。其中,自然条件优越的临沧、普洱和西双版纳集中了云南最为优质的茶叶原料基地,也诞生了一批影响行业的一线品牌茶企。而交通、经济条件便利的昆明,同样集中了一批知名的茶叶品牌和一些终端茶叶市场。

    2020-03-06
    1.3K
  • 普洱26座古茶山巡礼之老乌山古茶山

    《诗大序》言:“情动于中而行于言,……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生于云南的人,故有“张嘴成歌,身动如舞”之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云南的水土除了养人外还养得一方好茶。本文所言老乌山古茶山,有一种奇葩的古茶树,当地人称之为“会跳舞”的古茶树。此种古茶树其枝条如柳条般纤细,可随风而舞,婉若众仙子聚于云雾之中翩跹起舞,因其形像辨,枝似藤,韵如柳,被当地人冠以“辫子茶”“藤子茶”“柳条茶”等称谓,业界时髦叫法称为“藤条茶”。

    2020-03-10 茶山茶园
    450
  •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考古

    图为:景迈山地理位置景迈山古茶林位于滇南普洱市澜沧县惠民镇景迈、芒景两个行政村所在的景迈山。古茶林规模宏大、保存完好,见证了对人类文明具有重要影响的茶叶从野生到人工驯化栽培的发展历程,代表了当地独特的茶树栽培和茶叶制作传统以及衍生出的极其丰富的茶文化。在201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为全球重要农业遗产(GIAHS)保护试点“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中,景迈山古茶林是极具代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被国际茶叶委员会(TheInternationalTeaCommittee)确认为“世界茶源”。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1月,国家文物局将景迈山古茶林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20-03-11 茶山茶园
    756
  • 普洱黄龙山茶园走笔

    黄龙山,一个大气而神秘的名字,缘起起伏蜿蜒的群山,因山形宛如双龙出海,并于最高的山峰上发现世居黄金蟒,遂由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包忠华先生将原糯倒山更名为黄龙山。其位于普洱市区东南方向,距离市区公路13公里,直线距离3公里左右,立于此山之巅,可俯瞰整个木乃河工业园区,平视大半个普洱市区,可谓登高望远的绝佳圣地。

    2020-03-09
    872
  • 邦崴古茶山:“世界过渡型茶树王”之乡

    邦崴古茶山位于普洱市澜沧县富东乡范围之内。地处澜沧、双江、景谷三县交界的澜沧江畔,距澜沧县城140多公里。邦崴古茶山以邦崴村发现1700年世界过渡型茶树王而得名,年降水1100-1300mm,海拔在1640-2100米,年平均气温16.8℃,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土壤为红壤土,土层深厚、肥实。植被为山地常绿阔叶林,村寨、农田、茶园四周植被保护完好,茶园散落在森林中、村寨分布在茶林间,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邦崴古茶山覆盖茶园面积4.6万多亩,其中有古茶园5680多亩,在邦崴、小坝、那东、黄藤、桃子树、富东、打黑、南滇等八个村都分布有面积不等的古茶树。

    2020-03-10 茶山茶园
    680
  • 易武高山寨的普洱茶特点

    说到易武高山茶,很多人第一次听到可能会有误解。怎么取了个这么一个名字,让人以为是泛指高山上的茶。有高山茶,难道还有低山茶?这个真没有。

    2020-03-21 茶山茶园
    1.0K
  • 临沧茶区:永德十二山头茶

    1、大雪山乡——曼来古茶园。茶园主要分布在永德县大雪山自然保护区内,树围40厘米以上的茶树达25-30万株,树围在80—200厘米以上的茶树5—10万株,树高5-25米,属大理茶和长果大头茶,人工种植面积1100多亩,海拔2100米。

    2020-03-13
    1.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