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中的莲子、仿鼓、掇球、掇只,你还分得清楚吗?

福建白茶网

莲子、仿鼓、掇球、掇只,这四款壶型,很神似,大家也比较容易混淆,分不清它们,今天就来好好说说这四款壶型:

紫砂壶中的莲子、仿鼓、掇球、掇只,你还分得清楚吗?

莲子、仿鼓、掇球、掇只,这四款壶型,很神似,大家也比较容易混淆,分不清它们,今天就来好好说说这四款壶型:

这四款壶型,如上图,一般仿鼓壶在这四款壶型里是最矮的,壶把可有倒耳把(也就是壶把的末端有个小耳垂);莲子壶,壶身比仿鼓略高,壶把也是有垂耳;掇球壶,壶身比较高,是这四款壶型中最高的一款,壶把没有耳垂;这三款:仿鼓、莲子、掇球,壶底都是上的假底,正视过去,是看不见“脚”的,壶身弧度直接包到底;而最后一款掇只壶,我们很容易看见它的底部,是有条“线”的,也就是“脚”,这还是比较容易分辨的,同时壶把没有耳垂。

莲子

“莲子”壶形,一圆叠一圆,从小到大,一而再再而三,表现中国传统寓意中的“连生贵子”,老祖宗的习俗,喜欢用谐音来讨个吉利。

莲子壶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饱满,肩颈舒展,张弛有度,口盖略大,弧形盖顶与饱满的身形呼应,融为一体。流、把线条过渡如行云流水,整体视觉匀称。壶把根部带“尾巴”,即壶把底端带垂耳,使用时可用无名指相抵,以免烫手。这个把扣的设计,也为日后区分莲子和掇球了重要的辨识作用。但莲子壶的整体外观轮廓是不需要局限在纯圆的概念里的,可略高或略矮。

仿鼓

莲子壶的整体外观轮廓是不需要局限在纯圆的概念里的,可略高或略矮。到了清中期,出现了仿古壶,以大亨仿古为例,基本上沿用了莲子的把扣做法,但身桶的形制则压成扁圆,整体器形加入了“鼓”的概念。

再到后来,仿古的做法也有了一定的改变,部分仿古壶作将把扣都去掉了。据网上说,很可能是因为超过400CC的大品,壶把内仅能插入一根手指头,在壶装满了水之后提握很费力,而故意去掉把扣。这样可以加大把内虚空间,让两根或以上的手指插入壶把,有助于提握手感。在去掉把扣之后,把的回转直接接入身桶,对器形线条的流线循环,也起到一定的协调性和美感。

掇球

“掇”,落起来的意思,“掇球”,落起来的球。掇球壶也是邵大亨创制的。依靠部件和整体的轮廓表现多圆组合,似用圆规画出。壶身、壶钮为球体,壶盖、壶流、壶把为半球体,壶盖承上启下。整体造型为简明的静态,却有着鲜明的动势,有着强劲的力度。饱满敦实,浑朴醇厚,洗练含蓄。

掇球壶是典型的几何型传统圆壶式,也是最优秀的紫砂壶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壶钮,壶盖,身壶,由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

在宜兴陶瓷博物馆的名人名作展厅里,陈列着三把掇球壶,分别是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寿珍掇球。这三把造型有别的“掇球壶”,由紫砂历史上三位名匠所作,代表着三个不同时期的三种风格。(来源:普洱茶,图片来源:福建白茶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白茶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jbc.cn/xueyuan/chaju/113810

(0)
上一篇 2020-05-06 15:56
下一篇 2020-05-06 16:57
中国茶文化

相关推荐

  • 紫砂壶:养壶不能追求速成,不健康用壶危害极大!

    在使用紫砂壶泡茶的时候,往往能听到有壶友喜欢把茶水留夜,或故意不清洗壶,按百度里的说法是更好更快的令壶出包浆,这样的行为或许能够令紫砂壶包浆时间缩短,但却暗含了一些问题,千万要注意。

    2020-04-19
    453
  • 一把银壶的茶道与“物道”

    茶事二三,壶有百种,其中趣味用过方知。去年,我们聊了聊银壶泡茶的好处和三种银壶的分类(点击跳转)。从唐代茶圣陆羽《茶经》中:“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银也”,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里的“瓶宜金银”,再到蔡襄《茶录》中“茶注以不受他气者为良,故首银次锡”。以唐为始,银壶的使用被更多皇亲贵胄和文人茶客肯定。

    2019-08-27
    677
  • 制作陶瓷时泥浆的稀释过程分三个阶段,全做好才算完成!

    ①悬浊液稳定阶段。当加入电解质的量小于该物料的吸附量时物料所吸附的阳离子被电解质的钠离子所置换。由此产生了解凝作用,结果,曾被质点聚集体机地占有的水(类似在海绵孔隙中的水)解脱出来。但是因为疏松结合水量在这个阶段有些增加,所以不发生稀释作用,相反地,甚至可能使泥浆的粘度有些增加。

    2019-07-03
    605
  • 紫砂壶不适合泡什么茶?

    对于爱喝茶的人来说,紫砂壶有着“泡茶利器”这一美称。但其实不是什么茶都适合用紫砂壶来泡,例如以下这3种茶。

    2020-01-15
    827
  • 紫砂壶的五大处理

    一件完美的紫砂壶,是艺术和技术统一的结果;是艺术制约技术,技术服从艺术的必然规律,二者不可缺一,因此紫砂附件也是尤其的重要。

    2019-05-18
    730
  • 茶文化中的陶瓷茶具之美

    “好马配好鞍,好茶配好皿。”

    2019-08-14
    558
  • 茶具清洗小技巧,四招让它焕然如新!

    喝茶自古是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不论是年老的大人还是有为的青年朋友,和人交谈中,桌上往往都能看到茶的身影,茶也饮茶不论时代的演变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不过,对于喜欢喝茶的朋友来说,应该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保养茶具呢,一般茶具保养的方法主要体现在清洁上面,因为茶具很容易沾上一层茶垢,小编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茶具的四种保养方法吧,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0-01-01
    649
  • 细数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佛教题材紫砂佳作

    徐秀棠始陶异僧从明代金沙寺僧制出历史上第一把紫砂壶开始,紫砂壶与佛教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几百年的传承过程中,更是不断有制壶艺人创作出佛教题材的紫砂作品,给紫砂文化注入充满智慧的禅学思想。

    2017-11-01 茶器茶具
    710
  • 建水紫陶|教你有仪式感的“开紫陶壶”

    众所周知,新壶入手之后都要先开壶。顾名思义,“开壶”指紫陶茶壶的第一次开始使用。通过开壶去除新壶本身带来的泥土气味,打通壶身气孔,既使新壶得到彻底的滋润,也为日后的养护打造坚实的根基。

    2019-10-10
    902
  • 紫砂壶快速入门秘籍

    坊间遇到的新手,经常说紫砂水深。我对其坦言过来人之经验:新手言水深者皆为“以低价自感捡到大漏者得知真相后”之晦言。紫砂紫砂,“纯粹的泥”如何能体现砂之质感?也就是说,泥料打得再细,烧制的成品仍需要达到颗粒凸显的效果,方能让人体会到砂之美。

    2019-05-08
    546